以爱凝聚石榴籽 e路同行向未来
城市建设学院 季于峻男
案例简介
肉孜(化名)是一名新疆维族学生,为人热情,大一入校时表现良好,曾主动联系辅导员表达参军入伍想法。但在大一下学期临近返校前,突然联系辅导员要休学创业,经辅导员多次沟通后发现其对创业的具体内容、合作伙伴闪烁其词,甚至沟通中一度出现情绪失控状况。期间肉孜给辅导员递交了医院开具的建议休息的病假证明书,反复催促辅导员尽快帮其办理休学手续。此时春季学期已开学一周,肉孜已错过课程补考安排,同时他的异常情况已让舍友和班级议论纷纷。
案例定性分析
此案例涉及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、心理健康教育、贫困生帮扶等方面,为复合型问题案例。具有学生主体特殊、事发时间敏感、风险隐患多发等特点。
问题关键点
1. 在利用网络与肉孜常态联系的过程中,注重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实效。
2. 厘清肉孜休学的真正动因及是否存在因诈骗被套牢等极端情况。
3. 第一时间与肉孜舍友和所在班级联系,以肉孜病假为由告知同学,以正视听,避免造成不当舆情传播。
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
(一)解决思路:
面对肉孜的特殊情况,辅导员第一时间不可方寸大乱,要沉着冷静、研判分析、主动出击。一是强化认识,做好久久为功,打持久战的心理建设,既要解决学生眼下的显性困难,更要深入解决学生背后的隐形困难;二是合理合规应对学生诉求,厘清学校休学相关政策,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和学生讲事实、摆道理;三是健全信息搜集渠道,发挥班干信息员的前哨作用,深入了解肉孜在上学期离校前的经济和交友情况;四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做好预案,同校学工处、保卫处常态沟通,一旦肉孜出现因诈致贫或主观故意拖延返校的情况,及时启动预案处置;五是正确发挥网络育人的关键作用,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、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化“无声”为“有声”,以网络内容代替直接说教,用好网络“软”钥匙,破解现实“硬”难题。
(二)实施办法:
1. 主动共情,转换身份语境。在与肉孜的沟通交流中,辅导员要改变谈话思路,即少谈或不谈休学对学业产生的负面影响,而是从创业的行为入手,从国家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政策角度,通过分享短视频和推文的形式肯定休学创业的积极方面,实现语境转换,达到与学生共情的目的。经过与肉孜的同理共情,其情绪日渐稳定,恢复与辅导员的定期联络。
2. 巧设障碍,全盘摸清情况。在与肉孜的后续沟通中,辅导员一是要继续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关爱,持续培育情感认同;二是可以巧设障碍,在与校大学生创业协会联系后,为肉孜争取创业补助。通过要求肉孜填写创业项目申请表,彻底摸清其创业门类、创业项目、创业伙伴和家长是否知悉等关键信息,核实是否存在因诈致贫、因贫休学的极端情况。最终肉孜创业情况为假期在三亚与朋友入股了一家烧烤店,虽短期盈利,但受疫情影响收入不佳,迫切需要利用春季继续运营收回成本。
3.多管齐下,卸除思想防备。在明确肉孜的创业项目后,辅导员切勿直接切入生硬处理,而是应继续与肉孜沟通,层层攻破思想壁垒。尤其在过程中注重发挥网络育人的关键作用,一是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采编入伍同学专访,在学院营造从戎参军的良好氛围,同时将推送和征兵信息分享给肉孜,激发肉孜自身对梦想和初心的思考;二是通过公众号评论功能,转换身份加强沟通。在辅导员看到肉孜在学院推送下方的留言后,积极跟帖,以“网友”的口吻鼓励肉孜继续追逐梦想,以点赞的形式强化情感认同。最后注重发挥朋辈教育的显性力量,让舍友及时关心肉孜“身体状况”,呼唤肉孜“痊愈返校”。在辅导员和舍友的持续关心下,肉孜申请休学的态度有所缓和,同时开始向辅导员问询补考、学籍注册等相关问题。
4.瞄定时机,谈透问题实质。在与肉孜舍友的沟通中,辅导员得知肉孜开始在宿舍群问及新学期课程安排事宜,于是迅速瞄定“关键窗口期”,开诚布公谈透问题。在辅导员表明休学事宜已进入学校审核阶段,肉孜在学校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协助解决时,肉孜的情绪彻底崩溃,终于道出了实情。因家里今年收成不好,自己作为家里老大假期去三亚兼职赚钱,在入股烧烤店后发现效益不佳,本金无法收回,就萌生了休学挣钱补贴家用的想法。期间一方面是自己求学的梦想,一方面是不忍心父母因子女上学辛苦劳作,最终导致自己的身心情绪遭受极大重创。
5. 汇聚合力,重新扬帆起航。在得知事情原委后,辅导员第一时间向学院和相关部门报送情况。同时要求肉孜尽快返校,启动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程序,先行帮助肉孜先走出经济上的困境。待肉孜返校后,辅导员应保持正常工作节奏,要给予肉孜自我调整的时间,避免反复多次谈话加剧肉孜心理压力。最后协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肉孜开展心理健康预诊,帮助端正心态,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。通过本次事件,肉孜申报了学校的困难补助,同时在学校内做了兼职,恢复了正常有序的大学生活。
经验与启示
1.把握网络的虚与实,辅导员应拥抱互联网的思维。在肉孜未返校期间,辅导员只能通过网络方式与其联系,在过程中要乐于善于勇于用好网络抓手。一是通过网络常态保持联系,做好基本沟通信息保障,发挥网络“实”的功能;二是通过朋友圈、推送等网络内容,用静态的文字唤醒学生内生的思考,发挥网络“虚”的功效。只有主动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,提升互联网素质,辅导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运用好网络武器,做到e路前行,无往不胜。
2.提升认识的点与面,辅导员应掌握弹钢琴的艺术。在本次事件中,肉孜作为新疆学生有着显著的个人特点,其自身认识受地域影响较大,同时作为大一新生也有着内敛保守、不善表达的相对特征。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提升认识的全面性,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,既要在网络上大大方方谈问题,更要在现实中实事求是谈举措,以 “弹钢琴”的工作艺术,有的放矢、循序渐进唤醒肉孜的内生认识,让肉孜真正明晰休学行为的利弊,从而和辅导员同心同向解决问题。
3.做好沟通的舍与得,辅导员应练就抓关键的本领。面对肉孜起初的焦躁甚至对抗心理,辅导员一定要学会同理同心,不能贪求几次谈话就能将问题彻底解决。具体而言,在沟通中要舍弃对休学创业的固有认识,无论肉孜的创业是否属实,只有予以肯定,才能换来平等交流的情感认同。在与肉孜沟通中,要聚焦肉孜从戎报国梦的切口关键,通过朋友圈、征兵推文等形式,以网络形式代替直接说教,发挥网络在解决问题中的的“妙手”作用,协同思政教育的“本手”功能,激发肉孜梦想初心,引导肉孜真正向辅导员坦露心扉。
4. 看透问题的表与里,辅导员应发扬钉钉子的精神。肉孜申请休学创业的背后,更多的反映了其在家庭经济和个人抗压方面的困难。因此辅导员要化被动为主动,对本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持续关注,既要快马加鞭解决学生眼下的显性困难,更要锲而不舍解决学生背后的隐形困难。针对肉孜的经济难题,辅导员应主动提醒肉孜进行困难生申报、及时申请学校和学院的助学金;针对肉孜心理抗压方面存在的短板,可以通过安排肉孜参加班级团建或心理协会等形式锻炼补齐。最后是尊重肉孜的个人梦想,鼓励肉孜应征入伍,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育人的每个环节,将严管与厚爱落细到成长的每个瞬间。
通过本次事件,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作为育人载体的关键作用,持之以恒培育网络思维,一以贯之提升网络素质,与时俱进提高网络技术,真正让网络成为做好做实思政工作的独门武器,在落实“爱与服务”的过程中和学生e路同行!